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一批科学研究成果发布
据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消息,截至2022年9月1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已在轨运行780多天,火星车累计行驶1921米,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获取原始科学探测数据1480GB。科学研究团队通过对我国自主获取的一手科学数据的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科学成果。
通过对着陆区分布的凹锥、壁垒撞击坑、沟槽等典型地貌的综合研究,揭示了上述地貌的形成与水活动之间存在的重要联系。
△祝融号着陆区撞击坑、凹锥、沟槽和脊状地貌图
通过相机影像和光谱数据,在着陆区附近的板状硬壳岩石中发现含水矿物,证明了在距今10亿年(晚亚马逊纪时期)以来,着陆区存在过大量液态水活动。
△祝融号在着陆区发现富含含水矿物的板状硬壳岩石及其在地下水作用下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结合相机影像和火星车移动车辙等信息,发现着陆区土壤具有较强承压强度且摩擦参数较低,存在与水活动相关并经历风沙磨蚀的特征。
△祝融号着陆区的火星地质特征和岩石
这些新成果,揭示了火星风沙与水活动对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为火星乌托邦平原曾经存在海洋的猜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丰富了人类对火星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科学认知。有关成果已在《Nature Astronomy》《Nature Geoscience》《Science Advances》《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
此外,科学研究团队还利用天问一号探测数据,在火星表面岩石密度与地表侵蚀程度的关系、近火空间环境中离子与中性粒子分布情况,以及火星重力场等方面,获得了一批优秀的科学成果。
目前,天问一号环绕器继续在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科学探测,持续积累一手科学数据,为人类深入认知火星作出中国贡献。
(央视新闻)
上一篇:中使馆:中菲将共同打击绑架等犯罪 保护在菲中国公民安全
下一篇:台湾6.5级地震:高雄有水管主干线破裂 台东桥梁错位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火王燃气灶售后维修服务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火王燃气灶售后中心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
维修知识
- 世界杯亚洲或首次4支球队出现进入16强11-26
- 陕西昨日新增17例本土确诊病例 新增1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1-05
- 400个城市开通京东即时消费服务09-28
- 迪士尼真人版《白雪公主》女主角回应争议:说影片政治正确也没错10-20
- 国际最新研究:1.67亿年前化石骨架揭示爬行动物演化10-27
- 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三个未成年儿子“很快将赴前线”10-04
- 燃气灶也维修(燃气灶维修修理)11-08
- 丘成桐:想培养一流的领军人才,仅靠高考还不够11-01